各位老師:
根據省人才辦、省科技廳等部門《關于組織申報2020年江蘇省“雙創計劃”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現将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服務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和“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以“五堅持五提升”人才工作體系為統攬,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按照積極穩妥、優化結構、提高質效要求,有力有序做好省“雙創計劃”申報組織工作。瞄準前沿高端,聚焦産業布局,重點引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和能源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空天海洋裝備、數字創意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高端紡織、集成電路、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核心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新型顯示等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緊缺人才。把握人才評價改革要求,堅持評審與認定相結合、客觀評價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突出創新創業成效、用人單位評價、市場評價和地方政府配套支持等要素。
二、項目類别
1.雙創人才
雙創人才項目分為創業、企業創新、高校創新、科研院所創新、衛生創新、文化創新、高技能創新等7個類别,我校可申報的為高校創新類,具體申報條件見附件1。
2.雙創團隊
雙創團隊項目分為科技、戰略性新興産業、教育、高端軟件、現代農業、服務外包、衛生等7個類别,我校可申報的為教育類,具體申報條件見附件2。
3.雙創博士
雙創博士項目分為世界名校、縣級醫院創新等2個類别,我校可申報的為世界名校創新類,具體申報條件見附件3。
三、支持政策
1.資金支持
對入選的雙創人才,三年内省級财政給予總共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創新創業資金資助,其中用于個人生活補助的不低于30%,并不得抵扣工資待遇。已獲得省“雙創博士”或“江蘇特聘教授”資助的,在原資助基礎上補足至對應的資助标準。對入選的雙創團隊,三年内省級财政給予總共800萬元、500萬元或300萬元的人才經費資助;對入選的雙創博士,兩年内省級财政給予總共15萬元的創新創業資金資助。上述三類資助資金用于個人生活補助的部分均不得低于30%,并不得抵扣工資待遇。
2.項目推薦
對入選者優先推薦申報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和省“333工程”“科技企業家支持計劃”等人才項目,優先向金融機構、擔保公司、風險投資公司等推薦融資支持。
3.配套服務
按照國家、省引進高層次人才有關政策,提供工作條件、簽證、落戶、醫療、保險、稅收、配偶安置、子女入學和駕照轉換等方面的支持與服務。
四、申報要求
1.各類項目通過“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申報系統”(http://xmsb.jsrcgz.gov.cn/)進行網上申報,網上申報截止時間為2020年5月20日24∶00。各類上報材料(清單見附件4)須在網上提供原件的掃描件或數碼照片。
2.申報人還需填寫彙總表、申報材料真實性承諾書,并和我校簽署《第三方數據查詢授權委托書》。委托書掃描版本在申報系統中上傳,紙質版與申報材料一起送至人事處。從海外首站來江蘇工作的人才,還須填寫海外高層次人才簡要情況表和彙總表,并附電子照片。
3.網上申報完成後,申報人從申報系統中打印紙質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書、創新創業計劃書和證明材料,按要求裝訂成冊,一式兩份。
申報書樣式、創新創業計劃書内容綱要、彙總表、申報材料真實性承諾書、第三方數據查詢授權委托書、申報材料裝訂要求等材料見附件5。
申報人應客觀、真實、完整地填寫申報材料,不得空項、漏項。網絡申報材料須與紙質材料保持一緻,申報完成後不再接受任何補充材料。申報單位及人才本人須承諾不發生知識産權侵權、不洩露原單位商業秘密、不違反兼職取酬和科研經費管理規定等行為,并作出書面說明。對弄虛作假的,取消申報資格,記入誠信檔案,同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5年内不再接受該單位和個人申報。
請申請人于2020年4月30日前将申報紙質材料送至學院,由學院統一報送人事處。申報材料電子版發送至郵箱lkr@xzit.edu.cn。
其他未盡事宜請與人事處師資科聯系。
聯系人:蔡志翔
電話:83105818,15896427614
地址:中心校區行政辦公樓B222室
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
2020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