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校賽選拔共有28支隊伍參與評審,經過校賽評委組評審,現将校賽成績公示如下:
序号 | 成員 | 作品名稱 | 獲獎等級 |
1 | 姜鳳、崔涵、朱水超、司珈甯 | “面”面俱到,“霜”管齊下——以徐州市兒童面霜市場為例 | 一等獎 |
2 | 周凝蓉、馬蘭、張久惠、鄧奕文、湯翌甜 | “非遺留古韻,文創展新風”——生産性保護視阈下徐州地區非遺文創産品的市場調查 | 一等獎 |
3 | 馮國鴻、江明洪、常雅甯、李晶晶、胥欣迎 | 吸金大法之賣“萌”秘籍——IP時代下萌經濟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 一等獎 |
4 | 呂荔、韋嘉、楊文玉、夏劍鋒、邵紅偉 | 纾解“容貌焦慮”青年如何實現“二十不惑”? --徐州市大學生容貌焦慮調查報告 | 一等獎 |
5 | 郝夢圓、宋鑫、周可欣、高丹溥、梅安然 | “國潮”來襲,“茶流”湧動 | 一等獎 |
6 | 胡貝貝、石小敏、梁微、卓欣雨、朱文珍 | 揚教育之帆,助脫貧以智——教育扶貧背景下徐州地區農村教育現狀調查 | 一等獎 |
7 | 羅宇欣、毛煜充、朱滿成、楊劉、潘潤 | 镂影入新“視”,妙手再生花——短視頻傳播模式下用戶對徐州剪紙滿意度的調查研究 | 二等獎 |
8 | 陳佳琦、劉钰、曾莉、周周 | “毒”具一格,得遍萬物——關于江蘇省大學生對得物APP的使用情況調查 | 二等獎 |
9 | 張佳名、蹤小軒、喬欣如、孫聰慧、李響 | 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下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對編程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及對策——以江蘇省徐州市為例 | 二等獎 |
10 | 徐文星、窦有聰、仲毅、劉鈴翎、張紫燕 | 由心而動,由動而興——對大學生體育觀念現狀的調查研究 | 二等獎 |
11 | 韋力玮、賀麗萍、李蓓妍、王祁睿 | 大學生視角下雙十一網絡營銷模式現有問題及改進建議 | 二等獎 |
12 | 張瑜驗、張清峰、董步宇、夏天、彭劭康 | “你來我網,實惠購享” —— 對徐州地區社區團購發展現狀及滿意度調查 | 二等獎 |
13 | 蔣純良、張遠泷、龐恒鑫、彭躍演、呂薛妍 | 推陳出“新”,方“興”未艾——基于蘇北四市近千份問卷的新高考政策調查研究 | 二等獎 |
14 | 袁詩奇、劉姝瑤、袁夢、周曉笛 | 願我如星君如月——徐州市本科高校大學生追星消費影響因素調查 | 二等獎 |
15 | 劉永燦 、劉焱、章心蘇、黃翠靈 、葛瑩瑩 | 商業電影營銷方式以及電影票房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 三等獎 |
16 | 熊卓妮、徐銀、吳桐、黃芊芊 、闫格 | 尋健身休閑食品之根,助正大拓展産業之力 | 三等獎 |
17 | 李新顔、沈心悅、郭潇雨、王嘉慧、毛千慧 | “潮”人自古◇茶 偏好,一盞輕淳隔院香——中國茶葉市場發展現狀及需求分析 | 三等獎 |
18 | 徐哲宇、折鵬博、李黔玲、高芝、許敏慧 | “原年之願,願聞其詳”——基于徐州市老百姓對就地過年滿意度的調查研究 | 三等獎 |
19 | 陶蔓蔓、謝瑩、吳豔梅、楊文翠、胡語嫣 | 一身風雅,醉千年——關于設立國家漢服日的可行性分析 | 三等獎 |
20 | 陳會、吳蘇徽、高磊、陳妍玥、李熠 | 高校教育“内卷化”現象初探調查報告 | 三等獎 |
21 | 李瑞、鄒亮、尹航帥、胡文懿、劉許潔 | 禮尚“網”來,“貸”走幸福。——徐州市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習慣調查研究 | 三等獎 |
22 | 李亞楠、吳志博、屠為棟、沈雯慧 | 後疫情時代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認知的行為調查與分析——以徐州為例 | 三等獎 |
23 | 嚴曉雲、董正華、金熠、吳碧薇、許諾 | 沒想到基金“綠”了我——有關大學生購買基金 | 三等獎 |
24 | 李千玉、馬逸擇、毛慧婷、王沁、殷龍文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待紅包情——基于支付寶瓜分紅包的營銷及其戰略調查分析 | 三等獎 |
25 | 于宙、趙柳悅、謝晨、孫彭飛 | 望子成“龍”到,前程開“隆” | 三等獎 |
26 | 張一鳴、盛思琦、張臨風、餘明達 | 用之有度、取之有道——徐州市大學生消費意識與理财水平調查 | 三等獎 |
27 | 張雨夢、王露、許柯楠、丁文倬 | 跨界聯名品牌的營銷新路—從多元角度對跨界聯名的調查與思考 | 三等獎 |
28 | 張頌穎、孟霞、許志豪、沈斌、徐安琪 | 把“星”助火,火然泉達——追星文化影響下,互聯網新經濟的誕生與發展 | 三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