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準,省社科規劃辦與省社科院文脈院開展2022年度江蘇省社科基金“江蘇文脈研究”專項資助項目申報工作,現将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總體要求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充分發揮省社科基金示範引導作用,鼓勵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圍繞“江蘇文脈”紮實研究、潛心治學,着力推出具有重要學術創新和文化傳承意義的“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研究成果,努力為繁榮發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
二、申報條件
課題申請人須符合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責任感強,學風優良;
2.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科研經驗,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
3.申報者在“江蘇文脈研究”專項中隻能申報一個項目;
4.凡在内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項目有較大關聯的申請課題,須在《申請書》中詳細說明所申請項目與已承擔項目的聯系和區别,否則視為重複申請;
5.曾經承擔國家、省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鑒定為不合格或被終止、撤項的不得申報(自終止之日起三年、撤項之日起四年内);
6.項目申報須經所在單位同意。
三、項目類别和資助額度
“江蘇文脈研究”專項項目類别為一般項目,每個選題方向隻立1項。資助經費額度為6萬元,分兩次撥付,首次撥款資助經費的80%,其餘20%作為預留資金,待項目驗收結項後撥付。申請人應按照《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要求,根據實際需要編制科學合理的經費預算。
四、研究時限和成果要求
“江蘇文脈研究”專項為基礎理論研究項目,項目完成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最終研究成果為書稿(約30萬字),經鑒定統一安排出版後結項,成果納入《江蘇文庫》。不得自行出版,違反規定擅自出版者視為自行終止相關資助協議。
五、申報安排
1.按照《申報公告》發布的研究選題申報。本次申報須按照《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申請書》規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寫申報材料;《申請書》文本要簡潔、規範、清晰,不加附件。
2.申請人要如實填寫申請材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産權争議,不得有違背科研誠信的行為。凡有弄虛作假、抄襲剽竊、違規違紀等行為,一經查實,即取消申報資格;如獲準立項,一律撤項,四年内不得申報江蘇省社科基金各類課題。
3.《申請書》一律用計算機填寫,經申報者所在單位審核蓋章。
4.省社科規劃辦和省社科院文脈院對《申請書》進行資格審查;對通過資格審查的《申請書》以會議評審方式,委托省内專業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組成評審組,經評審組投票産生建議立項名單,報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審定。
六、項目管理
1.結項事宜
“江蘇文脈研究”專項實行先出版、後結項,經省社科院文脈院初審,省社科規劃辦鑒定後,由省社科規劃辦辦理結項工作。
2.監督管理
省社科院文脈院對項目研究進行跟蹤管理。項目負責人須按照有關要求,接受過程管理、階段檢查,按時高質量完成有關任務。在項目過程中,對出現學術不端等違規違紀行為的,對檢查不合格、不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務、未達到研究預期目标的,即作撤項處理。
七、我校工作安排
(一)申報。請各部門、學院于7月5日前,将《申請書》紙質文本(一式4份)報送至科技處;電子版(PDF文件格式)發送至科技處電子信箱。
(二)結項。材料包括:結項審批書2份、研究成果2份、查重報告1份。結題事宜另行通知。
聯系人:楊暢、張萌萌;
地點:中心校區 行政辦公樓A210辦公室;
聯系電話:83107858(7858);83105580(5580);
電子信箱:kycsk@xzit.edu.cn。